你喝的茶里,有“显眼包”吗?
“显眼包”,是什么梗? 暑期,越来越多人打卡博物馆, 在大家晒出的文物中, 一些“显眼包”让人过目不忘。 各个博物馆还纷纷晒出自家宝贝参与PK, 表示“谁家还没有个‘显眼包’了~” 比如“无语菩萨” 应该出现在很多人的微信表情里 捂住胸口的“心塞”佛? “委屈”俑 网友不亦乐乎: “这样的‘显眼包’多来点!” 正喝着茶,看着“显眼包”, 发现杯中叶片硕大的猴魁也是个“显眼包”! 提起茶叶的外形, 茶友们能想到的“显眼包”是谁? 除了外形, 一些茶的名字也很惊人! "显眼包"茶宠 外形“显眼包” 01 玉兰花形 茶两叶抱一芽挺直扁平,不弯、不翘、不散开,两端略尖,人们常见的太平猴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。 摄影/奕含 02 方形 这种紧压型的茶叶有这么几种种,一种是云南普洱茶,以细嫩的滇青为原料压制成方形。 还有福建漳平水仙饼茶,主要以乌龙茶为原料压制成方形。 还有白茶的寿眉也可以做成巧克力形状的茶饼,一次掰下一块就是一泡。 图源:朴类茶研所 03菊花形 在制茶时,将茶叶集中,扎紧基部做成菊花形,比如湖北的保康绿菊茶,江西的婺源墨菊,安徽的黄山绿牡丹。 黄山绿牡丹冲泡后如一朵盛开的绿色牡丹花,堪称国色天香。制作也是相当复杂,一朵“绿牡丹”,需要80片茶叶,制作分为杀青轻揉、初烘理条、选芽装筒、造型美化、定型烘焙、足干贮藏等工序。 图源:德懋堂 04球形 茶叶紧压成一团圆球的茶是球形茶,代表茶品包括普洱龙珠茶、滇红绣球茶、茉莉龙珠、白茶龙珠等。的茶有大中小之分。小如珍珠,中等如龙眼、乒乓球,大如足球,如金瓜贡茶等。 图源:朴类茶研所 还有一种球形茶就是柑普茶,比如小青柑、大红柑。制作时候把柑掏空、清洗晒干,在里面塞上普洱熟茶,经过生晒、干燥制成,因此泡柑普茶,柑果的清香和普洱熟茶的甘甜醇厚,都能品尝到。 05蜻蜓头(卷曲形) 蜻蜓的特点,是头眼突出,铁观音就是这种蜻蜓头茶形的代表。茶条卷曲、紧结厚重,主要将茶条顶端扭成圆形或者像豆芽一样,多出一个小尾巴。 06碗臼形(臼形) 茶叶经过精心制作,然后进行蒸压使下部形成一个凹进去的窝,类似压缩了的燕窝形,比如云南和四川地区生产的沱茶,都是典型的代表。 07筒形 筒形茶叶,首先想到的就是云南少数民族做的竹筒茶。当地人将大叶晒青毛茶装进竹筒,然后将其烤干存放。 比起竹筒茶的“秀气”,黑茶中的千两茶就是个“大老粗”,做成长条形的千两茶动辄上百斤。千两茶系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, 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,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,以每卷(支)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。 08 其他形状的代表茶类 雀舌形——湄潭雀舌 扁平形——西湖龙井 细沙形——红碎茶 浓眉形——武夷岩茶、黑毛茶 螺形——碧螺春、都匀毛尖 眉形——小种红茶、工夫红茶、小种红茶 朵形——黄山毛峰 瓜片形——六安瓜片 卷曲形——松阳香茶 凤形(凤尾形、剪刀形)——安吉白茶 怪名“显眼包” 01鸭屎香 鸭屎,听起来有那味儿了。 然而,喝过的茶友都知道,鸭屎香凤凰单丛是一款好茶,是珍贵名丛之一。 “鸭屎香”并非有鸭屎的臭味,而是凤凰单丛的一种经典香型,也可以说是单丛茶的代表。 “鸭屎香”的名字来源也有几种说法,一种是茶农怕茶苗被人偷去,故意丑化茶名,另一种说法是该茶树栽种在俗称“鸭屎土”的黄土壤上,因此而得名。 02黄片 这个名字有点“污”了,其实它说白了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,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,“黄片”因此得名。 不过,黄片虽是”黄“的,但并非是“病叶﹑枯叶”,因为枯老叶、病叶是无法揉捻的,根本谈不上加工成成品。 黄片口感不苦不涩,香味独特,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。 黄片在存放过程中,陈化速度比较快,使得茶汤更绵甜,香气更容易转化为木香和陈香。 03吓煞人香 吓煞人香其实就是碧螺春,但以前一直叫吓煞人香。 据传在康熙年间,有一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特别繁茂,茶叶较多,竹筐装不下了,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。茶的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,采茶人争呼吓煞人香。 到康熙三十八年,皇帝微服私巡,品饮到这样的好茶,但觉得其名字难登大雅之堂,于是为其改名为“碧螺春”,从此走上了“茶生巅峰”。 04鬼肉 这里说的肯定不是菜名。 牛肉你肯定不陌生,还有马肉、龙肉、猫肉、狮肉等等。其中还有一种肉,叫“鬼肉”,就是产于武夷山鬼洞山场的肉桂。 鬼洞并非洞也,实为一条细窄的峡谷,两边岩壁耸立,遍布青苔和蕨类植物,潮湿、阴翳,人迹罕至,土质肥沃。这里小地域气候丰富,因此孕育了许多武夷山的名丛。 05狗牯[gǔ]脑 这茶和狗一点关系也没有,得名因为地名。产于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,该山形似狗头,取名“狗牯脑”! 图源:狗牯脑茶业 它曾经默默无闻很多年,1915年,遂川县狗牯脑茶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,获得金质,自此一炮而红,被誉为“顶上绿茶”。 茶中的“显眼包”何止这些呢?还有茶器、茶宠也不乏天生抢镜王!欢迎在文末留言和我们分享哦~ 来源:茶道CN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本文由易茶网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