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/  经验 /  从“采摘”到“变成”茶,最快4小时抢“新鲜”茶

从“采摘”到“变成”茶,最快4小时抢“新鲜”茶

易茶网
发布时间:

  从“采摘”到“变成”茶,最快4小时抢“新鲜”茶

  春节假期刚过,四川南部的气温明显高于成都平原,但清晨的风略冷。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的茶树,早已在春光中绽开了嫩芽。茶农穿梭在茶垄之间,熟练地采摘新鲜的茶叶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  “眼睛要锐利,手要快,掐尖,直接切下来。”36岁的茶农杨鑫(音)腰上挎着茶篮子,双手在麦茬和绿色之间行走,熟练地采摘新鲜的春茶芽。轻轻一捏,轻轻一提,嫩嫩的茶芽滑入茶篮。

从“采摘”到“变成”茶,最快4小时抢“新鲜”茶

  刚采摘的叶子

  年味未散,已是纳西族早茶采摘制作的高峰。“当天采摘的新鲜茶叶应密切注意烘焙加工,第二天就可以进入市场销售,这样‘第一个月’的每个人都可以喝今年的新茶,捕获是一个‘早’字。”杨说。

  作为中国特色早茶的故乡,纳西区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。纳西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,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茶树发芽最早的地区。开采时间比四川省其他茶叶产区提前7-10天,比中国其他茶叶产区早30-40天。最早的一批特色早茶可以在除夕前采摘,使得特色早茶供应节日市场需求量大,售价高。

  采摘新鲜的叶子

  目前,纳西区现有茶叶基地31.5万亩,年总产量2.28万吨,年综合产值77亿元。

  阳锌炒茶通常在下午开始,早上是去采茶的时间。新鲜的叶子摘下来后,必须先枯萎才能烤熟。

  煎茶的第一阶段叫做“杀”。徒手炒是手工泡茶的关键。看到形状,闻到气味。。。在徒手翻炒中,杨总能准确地控制炒锅的温度,感受茶叶的形状。

  煎茶中的阳锌

  “炒茶要求每一道工序都要发挥稳定的作用,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。”杨说,采摘新鲜茶叶并炒成茶只需四个小时。

  下午6点,新茶喝完了。“充满温暖的水”倾泻而下,绿茶片会在杯中旋转,慢慢停止,叶子已经舒展开来,杯中的水逐渐变绿,光泽。

  在茶香中,杨锌打开了他的演讲盒。他所在的护国镇梅岭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,每年2月初采摘并制作手工茶。他的父亲是一位“老茶人”,制作手工茶已有40多年。杨锌出生在茶树下,从小就对茶有着特殊的感情。

  2014年,阳锌和泸州早茶有了“缘分”。正是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期间,杨了解了家乡纳西生产的特殊早茶。那天,该公司的一位领导在喝了杨欣带回家的父亲做的特制早茶后,赞不绝口,他对中国名茶做了大量研究。“虽然它没有花哨的包装,但它比一些名茶味道更好,喝了很长时间,而且很软。”听到这句话,杨忍不住高兴起来。

  2015年,杨辞掉了工作,回到家中,向父亲学习手工制茶的工艺。现在,杨锌依靠自己对制茶的独特见解,专门学习手工茶艺,他已经基本掌握了整个手工制茶过程,现在能够独立制茶。而他近年来制作的早期手工茶,虽然数量不多,但早已受到好评。

  “我刚回来的时候,我们的特色早茶对茶商来说每斤只有2000元左右。现在我的烤手工茶可以卖到1万元。”在“科技人”杨欣眼里,纳西特色早茶虽然品质不错,但仍处于行业的供应端。“没有品牌,也没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。”多年来,杨锌炒茶在继续自己的工程设计的同时,对于家居特色早茶的发展规划,已经有了坚定的想法。他自学了包装设计和网络广播,希望加强纳西族特色早茶的品牌包装,推广和宣传纳西族特色早茶,探索新的茶叶销售方式,并通过网络传播和宣传纳西民族特色早茶帮助纳西茶产业从“初级加工”走向“中高端市场”。


本文由易茶网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!

搜索

小叶AI机器人

快速学茶懂茶

经验 功效 存放 花茶 百科
回顶